游芜湖古城归来追忆往昔
芜湖古城位于花街-南门湾一带,我在小时候并不经常来,长街倒是很熟悉的,可是任凭我拼命回忆,只记得它的青石板路,房子都是木头搭建的,有药房和茶叶铺。记忆模糊了,毕竟长街如今已不复存在,也是很遗憾的事。
幼年时,我家住小戏院,估计原来是唱戏的地方吧,既然有小戏院,也有个地名叫大戏院。从我家出门往正南方向200米处的弄堂口有座茶水炉,对面是大菜市。现在的小年轻肯定想不到经营茶水炉,是可以谋生的一个职业吧。
在我家和茶水炉的中段位置,住着一位瞎子老人叫阿毛,如今看来他的年纪并不算大,不过50岁光景吧。他家黑黑的小平房门口长年摆着2个大水缸,缸里养着螺蛳,每天傍晚,他推着小推车出来,走街串巷,叫卖五香螺蛳,用普通的叠成三角形漏斗的形状的纸,里面装着螺蛳,2分钱一小包,5分钱一大包,阿毛螺蛳,在我们那一带,很有名气,应该在芜湖的螺蛳届堪比第一,嫁出去的邻居阿姨,每逢回娘家必来一大包。虽然螺蛳卖的很畅销,而阿毛大伯,过的却是最平常的普通日子,甚至可能连普通的水平也达不到。
在从茶水炉往东不过10米,是工人食堂,它家的9分钱一碗的面条香喷喷,我觉得反而比现在9元钱的面条都汤鲜味美。因为面汤是正宗的肉骨头熬出来的,交钱之后,收银的给你一张薄薄的纸条,下面条的大师傅站在灶台旁,大锅里沸腾的烧着一锅汤,锅旁围着至少十几二十个碗。
工人食堂往东不过10米远,是大观园浴室,浴室一般冬天洗澡,生意异常火爆,排成一列长龙也是很平常的事。夏天换成冰室,卖冰水和冷饮,澡堂门口的小推车上长年卖酒酿水籽,洗完澡可以美美的来上一碗。工人食堂斜对面就是马义兴,回族人开的餐馆,它家的牛肉包子味道正宗,没有吃过比他家味道更好吃更正宗的牛肉包子了。
工人食堂往西,约1站路吧,是人民电影院,这条马路叫新芜路。中山路上还有一家老牌的影院叫大众电影院。和平大戏院位置在新百对面,旁边就是现在的双桐巷,和平大戏院背面驻扎着百花剧场。新百大厦北边的楼以前应该是同庆楼。双桐巷临着二街,耿福兴就在二街上,它家的虾子面才真叫一绝,面条的碗底埋着很多棕色的小虾籽,跟现在的虾子面相比,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地下了。
清和坊那条小巷子过了马路就到第一百货公司,百货公司后门就是镜湖(俗称陶塘)。小巷和百货一店隔着中山路,和现在的马路相比,那是很狭窄的。中山路的尽头,快到鸠江饭店附近矗立着百货大楼。这些地方就是芜湖的市中心,第一百货公司和百货大楼当时是芜湖最大最热闹的商场了。
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回忆,回忆也充斥着满满的怀旧,在夏天,坐在自家摆好的凉床上,头顶许多许多明亮的星星,摇着蒲扇,纳着凉,和小伙伴说着故事聊着天,那样的日子已很遥远了。